新加坡:1973年,美仑酒店在哈夫洛克路开业两年后,17岁的陈芙蓉(Florence Tan)以客房服务员的身份在这里开始了第一份工作。
这对岛国旅游业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新加坡首次主办1973年东南亚半岛运动会,新加坡动物园正式开幕,官方宣布新加坡年游客量突破"百万大关"。
对陈女士来说,在这家四星级酒店整理客房的工作初体验如同旋风般忙碌。美仑酒店拥有超过340间客房。
"起初有点辛苦,但做着做着就爱上了,因为这里的人都特别友善",现年69岁的资深客房部主管陈女士说道。
她说,同事、老板和客人都成了家人,美仑酒店就是她的第二个家。
虽然曾希望工作到75岁,但酒店将于十月底歇业,她不得不另寻工作。
"这些回忆都珍藏在我心里",她说,"所以要说再见真的很不舍。"
陈女士是28位在酒店工作至少十年的老员工之一。9月2日周二,她与其他五位员工在酒店接受CNA集体采访。
经营超过五十年的美仑酒店于8月29日宣布停止运营,共计108名员工将被裁退。
酒店与食品饮料及同行业工联会(FDAWU)在联合声明中表示:"经过对酒店长期经营前景的审慎全面评估后,我们做出了这个艰难决定。"
酒店称已提前与工会沟通,将提供公平的裁员补偿方案,并为长期服务员工发放额外酬金。服务不足两年的员工也将获得特惠金。
FDAWU补充说明,管理层"超越集体协议要求支持受影响员工",确保优先保障工人福利。
工会表示将与酒店密切合作,通过劳工运动网络(如NTUC的就业与职能培训学院e2i)为受影响员工对接新工作。
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Roots.gov.sg记载,该酒店于1971年开业,是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建筑热潮期间该区域首批酒店之一。
陈女士回忆那段岁月是酒店的黄金时代。
"入住率天天爆满",她说,"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款待业传奇地标数十年来,美仑酒店承办过无数婚礼与企业活动,在日益拥挤的酒店业中作为独立运营商赢得声誉。
据Roots记载,酒店在1970至1980年代曾遭遇连环盗窃案,也是1986年7月反对党领袖惹耶勒南举办自由言论公开论坛的场地。
1992年,酒店参与当时新加坡旅游促进局推出的"河畔区:哈夫洛克市中心酒店"联合计划,以吸引游客到访该区域。
根据报纸档案,该计划还包括阿波罗新加坡酒店、富丽华酒店、玻璃酒店、国王酒店与河景酒店。如今美仑酒店是唯一独立运营的酒店,其他酒店均被收购或重组品牌。
接受CNA采访的老员工表示,除商业运营外,酒店始终善待员工。
1991年以兼职服务员入职的高斯蒂芬妮(Stephanie Goh)说,董事总经理林建伟(Ken Lim)始终关怀员工。
她含泪回忆林先生在她手术后亲自慰问的情景。
"直到现在,我心底始终念着美仑",现年65岁的餐厅领班说道。
酒店宣布歇业时,林先生特别致敬老员工,表示虽然酒店参与国家款待业历程逾半个世纪,"但真正定义我们的是酒店背后的人"。
采购主管卡瓦尔吉特考尔(Kaval Jit Kaur)告诉CNA,管理层始终通过进修课程为员工提供提升机会。
"我们难过是因为拥有最好的老板,真的别无他求",64岁的考尔说道,并补充说每当员工遇到个人困难时,管理层总会伸出援手。
即使在新冠疫情最不确定的时期,员工们因彼此扶持而选择留守。
34岁的餐饮副经理玛内尔卡加森(Ma Nel Cargason)表示,疫情期间许多外籍员工尤其是餐饮部员工离职。在人手短缺时,其他部门主动支援。
"部门之间没有界限。凭着老板给我们的信任,各部门互相帮助",她说。
员工们告诉CNA,得知歇业消息时都不敢相信。
37岁的赵亚伦(Aaron Chio)称得知消息时正在上班,他立即发信息向同事确认真相。
"原以为我会先退休,结果酒店比我先退休",14年前以管理培训生身份入职的前台经理苦笑道。
"虽然很难接受,但我们必须面对。"
前路何方《商业时报》7月报道称酒店出售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该物业由1968年成立的运营商于1971年部分开业,剩余地契约41.5年。
酒店向CNA表示不会对闭店后地块规划置评。
运营总监林伊凡(Ivan Lim)向CNA坦言酒店面临人力挑战。
"疫情改变了一切",他表示酒店还需应对成本上涨与新酒店的竞争压力。
从与员工的交流中,他了解到1970至1980年代经营状况更好。"现在要费尽心思才能吸引客人上门。"
随着闭店日期临近,员工表示一切如常。毕竟,仍有客人需要服务。
卡加森女士说她努力保持积极心态。
"我们告诉自己没关系,现在可以一起去旅行了,没人能阻止我们",她解释称以往因工作难得相聚。
最终,他们的情谊不会因酒店歇业而消散。
采访中,赵先生指向身旁三位同事(包括林伊凡),说他们是两岁女儿的干爹干妈。
"所以我们不只是同事,更是亲人",他说,"美仑结束后我们仍会保持联系,因为这份羁绊与众不同。"
在人力资源部和FDAWU提供招聘清单等资源的协助下,员工们正在寻找新工作。
大多数人希望凭借在酒店积累的技能继续留在款待业或服务行业。
"我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获得一切,从入职那天直到落幕时刻",50岁的运营行政助理经理林雷蒙(Raymond Lim)在酒店工作了24年。
他也愿意尝试新领域:"没什么不好,或许能体验不同事物,开启人生新篇章。"
老员工陈女士表示,如果可能,她想继续与她视如己出的林雷蒙共事。
她说会想念待员工如家人的同事、老板和客人。
"这个月我必须珍惜他们,每天都要去亲近他们。"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蜀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kcsj.com/zzzl/202509-428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蜀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泪目告别】海景大酒店员工含泪追忆数十年温情岁月:我们早就是一家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蜀桥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编者按】一家承载半世纪记忆的老牌酒店,即将在10月底画下句点。美仑酒店(Hotel Miramar)不仅是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见证者,更是108名员工用青春书写的“家”。从17岁少女到69岁资深管家,从满房辉煌到疫情冲击,这段故事里有时代变迁的叹息,也有人情温暖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