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GCSE考试成绩公布,再次引发人们对白人劳工阶层学生成绩不佳的深刻反思。本周教育部长布里奇特·菲利普森亲自牵头进行反思,以相当勇气冒着激怒同僚的风险。
但残酷的真相是:这归根结底不是教育问题。完全相同的学校里众多其他学生表现优异:相同的设施、相同的教师、相同的试卷,更好的成绩。这也不是我们常说的贫困问题——某些享受免费校餐的少数族裔群体不仅比贫困的白人同龄人表现更好,甚至远超平均水平。而认为肤色本身可能产生影响的观点,只需稍具常识便不攻自破。若需佐证,当按国籍细分族裔时,非裔儿童往往比加勒比黑人裔表现更出色。
影响学业表现的因素固然众多,但社会正义中心(CSJ)对最新《家庭资源调查》的新分析直指一个超越所有其他因素的核心:家庭稳定性。所有族裔中与考试成绩呈现明确相关性的指标是婚姻率。家庭越稳定,学业表现越优异。
白人劳工阶层儿童的父母婚姻率处于最低水平,学业表现亦然。最贫困的白人群体中仅十分之二儿童与已婚父母同住,而最富裕白人群体该比例接近十分之九。
进一步对比发现:贫困白人儿童仅十分之二与已婚父母同住,而非白人贫困家庭该比例升至近十分之六。这种巨大差异——及其对儿童的影响——已是确凿的共识。美国多年研究明确表明:即使排除贫困因素,处于研究人员所称"脆弱家庭"(父母同居或单亲)的儿童高中辍学率高出两倍。英国对5000名成年人的研究数年后几乎完美复现了这一结果。
但这一警示不仅关乎教育。英国家庭稳定性的崩塌(五十年内婚姻率下降超三分之二)正在侵蚀公共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
CSJ即将发布的新报告对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最新分析发现,这种崩塌对福利体系同样产生巨大影响:单亲家庭陷入长期失业的概率接近三分之一,而双亲家庭该概率骤降至五十分之一。长期失业在已婚家庭基本不成问题。尽管当下英国多数儿童由未婚父母所生(五十年前这几乎不可想象),福利政策讨论中却完全忽视这一现象。
这不仅影响低收入家庭——而是贯穿所有收入阶层。CSJ对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从二十五岁到百岁人生的每一年,婚姻率与收入十等分位完全对应:已婚者更可能收入更高,高收入者更可能已婚——人生每阶段皆然。虽难厘清因果关系(富人也更可能结婚),但GCSE成绩和就业数据表明:婚姻既是抵御贫困的缓冲垫,也是脱离贫困的路径——社会资本会带来金融资本。
事实上,若愿意审视,不难发现婚姻衰退正是我们面临的几乎所有国内挑战的核心。司法部为监狱人满为患焦头烂额之际,父爱缺失与犯罪率的关联已成定论。财政研究所数据显示:已婚夫妇根本不存在住房自有率问题——超过80%已婚母亲拥有自有住房,而单亲母亲该比例仅十分之一。相反,仅十分之一已婚母亲居住社会福利房,而多数单亲父母如此。
在住房问题最尖锐的层面,导致无家可归的最常见诱因是关系破裂(英国在这方面位居世界前列),而非住房供应不足或福利短缺。童年经历家庭破裂者,成年后无家可归的概率增加两倍以上。
正如奈杰尔·法拉奇正在发现的:若不大幅提升婚姻家庭生活吸引力,连移民率都难以降低。1.4的出生率根本无力维持英国当前经济形态。
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处境糟糕,诸多宏观数据似乎也印证这点。"永久危机""全面混乱""彻底溃败"不过是近年入选牛津词典的三个新词。
但今年GCSE成绩中白人劳工阶层的困境再次警示我们:除非直面问题的根源——家庭稳定性这个社会基石已在英国崩塌——否则现状绝不会改变。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蜀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kcsj.com/zsfx/202509-366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蜀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解释白人工人阶层子女学业表现不佳的统计数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蜀桥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又一年GCSE考试成绩公布,再次引发人们对白人劳工阶层学生成绩不佳的深刻反思。本周教育部长布里奇特·菲利普森亲自牵头进行反思,以相当勇气冒着激怒同僚的风险。但残酷的真相是:这归根结底不是教育问题。完全相同的学校里众多其他学生表现优异:相同的设施、相同的教师、相同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