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第一次心碎发生在9岁那年——我最爱的海南鸡饭摊关门了。
再也看不到那条蜿蜒的长队,再也尝不到那油润喷香的米饭上铺着的多汁白切鸡,每一口都是味觉的极致享受。
最让我难过的是,再也见不到那位总是亲切叫我"小妹"的摊主大叔。他知道我爱吃黄瓜,每次都会偷偷多给我满满一汤碗的切片黄瓜。
要说新加坡人最值得骄傲的,绝对是我们的美食。
每次出国回来,最想念的就是一大盘地道的小贩美食——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受。
我们总抱怨这里闷热难耐,但奇怪的是,顶着新加坡的烈日走进咖啡店,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鱼汤,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治愈感。(如果运气好,还能抢到头顶嘎吱作响的老电扇下的座位)
这里不只有美食。炒粿条在铁锅里翻动的咔嗒声,咖啡店里油炸香蕉和油条的香气——这些才是"家"的味道。
尽管小贩美食一直深受喜爱,但每天传来的都是坏消息:又一家老摊关门,又一位摊主抱怨成本上涨,还有关于小贩条例、人手短缺等各种棘手问题。
我们熟悉的新加坡小贩文化,难道真的要消失了吗?
喂饱回忆与情感的美食圣地十年前我16岁生日,父母问我想怎么庆祝。我想都没想就喊着要吃海南咖喱饭。
亲友们都觉得这个选择很另类。
毕竟16岁生日是个大日子,不是应该去有服务员伺候、有皮质菜单可翻、冷气开得十足的"高级"餐厅吗?
坐在中峇鲁的海南咖喱饭店里,我的餐盘被厚厚的咖喱染成统一的棕褐色。
为了彰显这是特殊日子,我特意同时点了卤肉和猪排。
在那一天的我心中,这碗浸满咖喱的饭菜,是任何"高级"餐厅都无法超越的美味。
小贩中心不只是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是我们寻找和建立社群认同的场所。
这里是新加坡少数能让各行各业的人定期聚集的地方。外来劳工、西装革履的白领、穿校服的学生、拎着购物袋的主妇,排队买同一盘杂菜饭的场景再平常不过。
经过整天忙碌的工作学习,拖着疲惫的身躯,还能在哪里听到卖食物的阿姨叫你"美女"或"帅哥"?
还有哪里会有好心的马来大妈,因为看出你今天过得不好,偷偷在你的椰浆饭里多加一片肉?
除了这些温暖互动,就连脾气暴躁、举止粗鲁的摊贩也为小贩文化增添了独特魅力。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摊主——说话直接、态度急躁,可能让你有点害怕或不爽,但他们端出的虾面好吃到让你第一口就原谅所有小缺点。
虽然每个小贩中心都不相同,但那些相似的场景总能带来慰藉。
无论你在勿洛还是武吉班让,走进任何一家咖啡店,你总能看见:一桌中年或老年男士边喝酒边看角落电视里的节目,女士们聊着天气和买菜经,而杂菜饭摊前永远围着顾客。
美好时光终将逝去?小贩从来不是轻松的工作。有几个人能忍受在闷热环境下长时间守着炉灶,还要应对长龙般的顾客——其中不乏不耐烦、不讲理甚至粗鲁的人?
近年来种种变化让这份工作更加艰难复杂。
自2021年以来,小贩年龄中位数一直保持在60岁左右。越来越多老师傅退休歇业,关掉经营多年的摊档,享受应得的休息。
另一些人则因成本上涨吞食利润,难以维持生意。
虽然近年来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小贩行业,但他们也带来了各种改变。
有些人继续坚持传统配方制作本地美食,但越来越多年轻摊主发挥创意,推出融合菜式,或提供日式盖饭、沙拉碗等新选择。
美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某种角度说,小贩场景的演变很自然。
即便如此,眼前的变化有时仍让我不安。我不禁想:再过几年,那些我常去的咖啡店会变成什么样?它们也会很快成为过去吗?
我心目中的小贩中心如今,新加坡小贩压力增大与食物价格上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说实话,相关的讨论常让我心情矛盾。
越来越多人呼吁消费者提高对小贩食物的心理价位,我在新加坡中部地区确实为这些小贩美食付过不少钱。
但单纯涨价就像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可能威胁新加坡小贩美食的普惠特质。如果越来越多人吃不起大众美食,小贩食物还能保持其"通用语言"的地位吗?
我希望小贩过得轻松些,也希望小贩食物尽可能保持平价。每个新加坡人都应该能在小贩中心或咖啡店享受美味。
要真正保护小贩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需要找到既让食物保持 affordability,又能让摊主获得体面收入的方法。
我们能否通过限制摊位租金、提供额外补贴来减轻小贩的负担,降低他们日益增长的成本?
有人可能觉得这太理想化。但在我看来,这些想法值得探索。因为我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还能听到咖啡店阿姨或大叔叫他们"小妹"或"小弟",希望他们知道一碗美味的肉脞面或叻沙,是如何陪伴我们度过人生起伏的。
我希望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和咖啡店能永远成为所有人的慰藉之所、社群纽带和聚会之地——这个要求应该不算过分吧?
也希望我最爱的那家海南咖喱饭店,能一直开到我庆祝完人生的最后一个生日。
如果您有相关经历或认识愿意投稿的人士,请写信至 voices [at] mediacorp.com.sg,并提供您的全名、地址和电话号码。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蜀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kcsj.com/qwds/202509-19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蜀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看到小贩辛酸,我的心都碎了!一位新加坡人的真情告白》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蜀桥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编者按】在新加坡的街头巷尾,小贩中心不仅是一个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那些冒着热气的美食摊档,承载了几代人的味觉记忆与情感纽带。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老摊主逐渐退休,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传统美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篇源自新加坡本土的深情自白,以最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