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网球冠军安吉拉·莫蒂默于周一在伦敦去世,享年93岁。在其职业生涯中,她曾罹患痢疾并患有部分听力丧失,但仍斩获三项大满贯单打冠军,包括1961年温网冠军——这也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座奖杯。
全英俱乐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主办方)的历史学家罗伯特·麦克尼科尔证实,她因癌症在医院去世。
1961年温网女单决赛时,29岁的莫蒂默已处于业余网球时代的职业生涯末期。她的对手是英国同胞克里斯汀·杜鲁门。
杜鲁门先胜一盘,第二盘领先时却因摔倒和腿部抽筋陷入被动。莫蒂默抓住对手的失误,连扳两盘赢得胜利。
"精准的球场战术、洞察对手弱点的敏锐能力、卓越的击球控制与落点掌控——这些都是莫蒂默小姐在草地网球领域的优势,"兰斯·廷盖在《每日电讯报》的赛后报道中写道。他称其虽是个孤独内向的人物,但"同时亦深受爱戴"。
因听力障碍,她在嘈杂的记者群访中难以听清提问,这使她显得羞怯——当时几乎无人知晓她的听力问题。
"我从未听过网球撞击对手球拍的声音,当球员们说需要凭借声音判断时,我总觉得有趣,"1993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时,她接受网球历史学家巴德·柯林斯采访时如此告诉《波士顿环球报》。
"我也听不见观众席的声音,"她补充道,"但这反而有助于我保持专注。"
在与健谈的搭档安妮·希尔科克配合时,听力障碍反而成为优势。两人曾联手夺得1955年温网女双冠军。
在全英俱乐部的悼念文中,麦克尼科尔写道:"希尔科克习惯在整场比赛中不断点评和发出指令,这让某些搭档不胜其扰。但莫蒂默完全不受影响,因为她根本听不见希尔科克的任何话语。"
弗洛伦斯·安吉拉·玛格丽特·莫蒂默1932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普利茅斯,父亲约翰·莫蒂默是房地产开发商,母亲弗洛伦斯(原姓比尔德)·莫蒂默。
她十几岁开始打网球,后受教于英格兰西南部托基皇宫酒店网球职业教练亚瑟·罗伯茨。最初拜师时,罗伯茨以"16岁年龄过大且居住地过远"为由拒绝。
但罗伯茨要求她在自己午餐期间对墙击球作为测试。
"当他回来时我仍在练习,他说:"既然你如此倔强,我想你或许有点希望","2020年她向《托贝今日报》回忆道,"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指导我。"
1955年巴黎酷暑之日,她以2-6/7-5/10-8逆转美国选手多萝西·诺德,首夺大满贯(法国锦标赛,即今法网)。她在后续采访中回忆,当决胜盘战至8-8平时,听到诺德要求饮用白兰地时,她便确信自己将获胜。
她是18年来首位夺得大满贯的英国女将。
1956年莫蒂默再进法网决赛,但0-6/10-12败给开创历史的美国黑人选手阿尔西亚·吉布森。赛后她赴埃及参赛时感染阿米巴痢疾,导致此后两年状态低迷。1958年澳大利亚锦标赛(即今澳网)她重振旗鼓,以6-3/6-4击败澳大利亚选手洛林·科格伦夺冠。
1958年温网决赛她再遇吉布森,以6-8/2-6告负。
温网冠军成为她唯一的执念。2011年她告诉《电讯报》:"若再次失败,我可能会坚持尝试到86岁——我就是这么倔强。"
1961年终圆梦后,她在冠军舞会上与男子单打冠军、澳大利亚选手罗德·拉弗共跳狐步舞。
1961年登顶女子网球世界第一的莫蒂默于1962年退出单打赛事,但继续参加双打比赛数年。除大满贯外,她共获得108个单打冠军。
她曾代表英国女队参加1960年维特曼杯(英美年度团体赛)并战胜美国队,1964-1970年间担任该队队长。
1967年她与英国戴维斯杯前队长约翰·巴雷特结婚,两人曾搭档混双。巴雷特亦是BBC网球评论员,2014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迄今仅有格拉芙/阿加西与莫蒂默/巴雷特两对夫妻获此殊荣。
除丈夫外,莫蒂默的女儿莎拉·简·勒维斯康特、儿子迈克尔及四名孙辈亦在世。
职业生涯始终穿着素色上衣与短裤的莫蒂默,于1960年代初意外涉足时尚领域,开始为网球服装设计师特德·廷林担任多项职务。
"我坚信应保留英伦风格,"1969年她告诉《体育画报》,"网球选手必须时刻保持整洁。这项运动不应成为奇装异服的秀场。特迪至少拥有卓越的审美。"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蜀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kcsj.com/cskp/202509-235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蜀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安吉拉·莫蒂默去世,享年93岁,这位网球冠军曾克服重重逆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蜀桥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英国网球冠军安吉拉·莫蒂默于周一在伦敦去世,享年93岁。在其职业生涯中,她曾罹患痢疾并患有部分听力丧失,但仍斩获三项大满贯单打冠军,包括1961年温网冠军——这也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座奖杯。全英俱乐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主办方)的历史学家罗伯特·麦克尼科尔证实,她因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