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2个月里,英国悄无声息地跨越了一个严峻的里程碑——没有新闻发布会,更没有大肆宣扬。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超过1990年代初的峰值。事实上,这个数字甚至比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期还要高。
还记得1980年代初以及十年后,每周300万失业人口就能登上新闻头条的日子吗?如今有650万人依靠失业救济金生活,却在政坛几乎没掀起任何波澜——因为他们大多不被官方列为"失业人员",而是领取残疾补助或统一福利金,其中许多人甚至无需承担找工作义务。
这个数据如何得知?并非来自政府甚至反对党的公布,而是通过本刊前主编弗雷泽·尼尔森在Substack博客的披露。尼尔森不得不仔细筛查就业与养老金部的数据库才得出该数字——而由于数据库延迟六个月发布,实际状况可能比数据显示的更严峻。
早在1980年代,撒切尔政府就被指控通过将人员归为"患病群体"来操纵官方失业数据。但即便当时,失业者与疾病津贴领取者的总数也从未超过600万——这个数字在过去12个月已被突破。
自1990年代起基于劳动力调查问卷(而非申领人数)统计的官方失业数据已成骗局。它让政府得以吹嘘表面低迷的失业率,实则掩盖了大批劳动力闲置的真相。
这种数字游戏代价惨重。过去失业人群备受关注,而如今数百万被认定为"无工作能力"者却隐入尘烟。他们不必像1980年代申领者那样每两周前往就业中心登记,一旦获得病假证明(如今在 Orwell式语言操纵下改称"适工证明"),部分人就能靠着纳税人资助安然度日。疫情之后,许多申领者甚至无需接受面对面评估,电话问询即可完成。钻制度空子变得可笑地轻松——大量TikTok账号甚至提供"病退攻略",多数通过声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实现。
但这种将人员从失业救济转向疾病津贴的不诚实做法还带来另一个微妙后果:称某人为"失业者"或"求职者"意味着他们应当工作,政府努力方向会侧重于创造就业机会;但若将其标记为"患病者",要求工作就成了道德迫害——如此行事的政府无异于夺走病患的拐杖。
凯尔·斯塔默一年前执政时承诺推动就业,却在削减福利的基本原则遭到本党后排议员反对时畏缩不前。本届任期内改革希望已归零。经济正因不断膨胀的非经济活动人口负担而遭受损害,而政府唯一要做的,就是试图掩盖这场灾难的规模。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蜀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kcsj.com/asdq/202509-372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蜀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创纪录的失业救济金成为国家丑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蜀桥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在过去12个月里,英国悄无声息地跨越了一个严峻的里程碑——没有新闻发布会,更没有大肆宣扬。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已超过1990年代初的峰值。事实上,这个数字甚至比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期还要高。还记得1980年代初以及十年后,每周300万失业人口就能登上新闻头条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