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kindinavia首席执行官艾伦·高德曼准备公开挑战那个曾将他美容产品推向神坛的化妆品巨头时,他并不确定是否有人会在意这个诞生于坎顿的品牌面临的困境——甚至不确定是否有人听说过这个品牌。
十五年间,Skindinavia的核心产品定妆喷雾虽成为美妆爱好者的心头好,却始终隐姓埋名。该产品主要通过与加州品牌Urban Decay的授权协议销售,被冠以"All Nighter"之名流通市场。但上月底局势骤变:Urban Decay宣布自主重新研发All Nighter配方,终止了与Skindinavia的合作关系。
这个消息并未让高德曼感到意外。他透露自疫情初期以来,与2012年收购Urban Decay的欧莱雅集团的沟通就日趋减少。欧莱雅在发布公告前数月已告知将终止合作。
真正令高德曼难以接受的是对方的分别方式。Urban Decay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耗时四年研发新品,强调其"更卓越的持妆效果与包装",并大肆宣传"温度冷却技术"——而这正是原配方的核心专利。与此同时,新产品仍沿用All Nighter名称,包装也继续使用黑紫色瓶身,与昔日仅在瓶身背面以小字标注Skindinavia的旧款几乎无异。
尽管高德曼早已习惯运营这个"隐身幕后的品牌",但Urban Decay的举动迫使他走向台前。"如果此刻不采取行动,一周后我们就会彻底被湮没,"高德曼表示,"消费者会产生困惑,无法分辨产品背后的制造商。"
数日后,高德曼在Skindinavia的Instagram账号发布声明,明确指出Urban Decay已终止合作,但追求原版冷却专利配方的消费者仍可通过品牌官网购买。"唯有您才能决定是否改变,而非我们,"声明中强调4盎司装29美元的经典配方(Urban Decay新版定价34美元),"多数小品牌不敢与大公司抗衡,但Skindinavia选择挺身而出——希望这能激励其他受欺凌的品牌勇敢发声。"
该帖迅速引爆网络,收获超33万点赞与海量支持评论。"产品在哪我就追到哪!!!!"一位用户写道。另一位用户表示:"难怪本月新买的定妆喷雾效果大不如前,以后会直接购买原版。"
与此同时,Urban Decay新品推广帖下涌现大量Skindinavia忠实用户的质疑评论,甚至出现品牌官方账号的犀利吐槽("如此"创新"理念从何而来?")。社交媒体热潮直接转化为销售激增:高德曼透露官网销售额增长约11倍(尽管基数较小),亚马逊平台增长约4倍。
"民众的支持排山倒海,"高德曼说,"就像在说"让那些人见鬼去吧"。"Urban Decay与欧莱雅代表未回应置评请求。其在《Allure》杂志的声明中承认与Skindinavia的合作"塑造了All Nighter的传奇",但强调"基于倾听社群需求与提升产品性能的承诺,决定开辟新方向"。
高德曼2005年在坎顿公寓的备用卧室创立品牌,灵感源自迈阿密旅行时目睹女性妆容在酷热中融化的经历。2010年与Urban Decay合作前,他艰难尝试通过家庭购物频道和Ulta超市以本名销售。2014年签约后公司将总部迁至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现有约12名员工。目前产品在宾州生产,从新罕布什尔州纳舒厄仓库发货。
风波过后,高德曼正着力将网络声量转化为品牌发展新动能。他计划重返大型零售商渠道,但需待10月与欧莱雅的合同正式到期——该合约曾占其利润半数以上。"没有它我们也能生存,因为运营成本极低,"高德曼指出其与玫琳凯等品牌仍有合作,"但确实对业务造成冲击,短期内难以实现全球分销。"
此刻最令他振奋的,是从幕后走到台前时收获的热烈回响。"我震惊了,"他说,"从未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关心。"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蜀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qkcsj.com/asdq/202509-21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蜀桥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一个源自广州的彩妆品牌与Urban Decay终止合作,其粉丝依然坚定支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蜀桥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当Skindinavia首席执行官艾伦·高德曼准备公开挑战那个曾将他美容产品推向神坛的化妆品巨头时,他并不确定是否有人会在意这个诞生于坎顿的品牌面临的困境——甚至不确定是否有人听说过这个品牌。十五年间,Skindinavia的核心产品定妆喷雾虽成为美妆爱好者的心头好,却...